[plctraining]的博客:
http://plcpeixun.mypm.net
消费偏好
消费偏好的定义
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商品、商店或商标产生特殊的信任,
重复、习惯地前往一定的商店,或反复、习惯地购买同一商标或品牌的商品。
属于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常在潜意识的支配下采取行动。
  常见的偏好主要有:习惯。是由于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定型化,
经常消费某种商品或经常采取某种消费方式,就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一种定向的结果。
这种动机几乎每个消费者都有,只是习惯的方面及稳定程度不同。
  方便。是成员把方便与否作为选择消费品和劳务以及消费方式的第一标准,
以求在消费活动中尽可能地节约时间。
  求名。是成员把消费品的名气作为选择与否的前提条件。购买活动中,
首先要求商品是名牌。只要是名牌,再多投入货币也甘愿。
多是基于成员对名牌商品质量的信任,有时也受成员情感动机的影响。
但是,偏好受收入和产品价格的约束。
  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于所购买或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爱好胜过其他商品或劳务,
又称“消费者嗜好”。它是对商品或劳务优劣性所产生的主观的感觉或评价。
偏好受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偏好的重要性质是偏好的有序化,即消费者对于商品组织的偏好程度是有顺序的,
偏好的有序化具有偏好公理中所规定的行为公理。
消费偏好形成的种类
  1、消费价值观形成的消费偏好。
消费价值观是消费群体对消费对象整体化的评价或价值取向,是消费者心理结构的核心。
它反映着消费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心理的制约与影响,
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评价上,
同时也规定着消费行为的基本特点。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消费者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
导致了他们价值评估和取向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消费行为特征。
  这说明消费价值观念是和各民族的传统价值文化理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具有深厚的认识基础。消费者对所购商品的享用,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它的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追求商品的文化价值,
只有当企业提供的商品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时,
消费者才会为实现对这种取向的认同而进入购买过程。
  2、消费审美取向形成的消费偏好。
消费审美取向是指人们对消费对象的欣赏和情趣的感受,它是文化环境与人的心理交互作用的衍生物。
文化的民族性和国度性在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上都有深刻的反映,
这造成消费者的求美消费行为具有文化的选择性。
研究发现,同种文化中的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具有高度的趋同特征,
它作为一种消费需求反映在市场活动中构成了同质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制约和选择是我们区分市场性质的隐性标准之一,
忽视了这一点,就是缺乏对市场的深刻考察,必然对其营销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3、民族性格倾向形成的消费偏好。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中的人们,
在其性格塑造过程中必定会打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对人的性格的制约,
一是规范人们基本生活态度和基本观点,二是调控人们行为的基本倾向。
最能反映文化对性格形成作用的、在大多数民族成员身上都体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构成了民族性格。
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民族性格造成了消费行为倾向的差别。
  如西方民族的典型性格是外向和奔放,而中华民族的典型性格则是内向和含蓄,
这两种民族性格的不同使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消费行为截然不一样。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4: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简称DR〕
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简称DR〕,又称存券收据或存股证.
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一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属公司融资业务范畴的金融衍生丁具。以股票为例,
存托凭证是这样产生的:某国的I:中公司为使其股票在外国流通,
就将一定数额的股票,委托某一中间机构(通常为一银行,称为保管银行或受托银行)保管,
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在当地发行代表该股份的存托凭证,
之后存托凭证便开始在外国证券交易所或柜台市场交易。存托凭证的当半人,
在H内有发行公司、保管机构,在国外有存托银行、证券承销商及投资人。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存托凭证是由存托银行所答发的?种可转让股票凭证,
证明定数额的某外国公司股票已寄存1该银行在外国的保管机构,
而凭证的持有人实际卜是寄存股票的所有人,其所有的权力与原股票持有人相同。
存托凭证一般代表公司股票,但有时也代表债券。  
存托凭证的特点:
对发行人的优点:
1市场容量大、筹资能力强2避开直接发行股票与债券的法律要求、上市手续简单、发行成本低。
对投资者的优点:1以美元交易,且通过投资者熟悉的美国清算公司进行清算
2上市交易的存托凭证必须经过监管部门注册,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利益
3上市公司发放股利时,存托凭证投资者能及时获得,而且是以美元支付
4存托凭证可以规避某些机构投资者受投资政策限制,不能投资非美国上市证券
按其发行或交易地点之不同,存托凭证被冠以不同的名称,
如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ADR)、
欧洲存托凭证(European Depository Receipt, EDR)、
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 GDR)等。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4: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管理学上的经典理论
墨菲定律

一、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二、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三、不要以为自已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开宗明义

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莫非哲学;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莫非准则;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开始

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
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爱情
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你最後硬著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早到与晚到
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
你准时到,却还要等。
迟到,就是迟了。

·品质保证
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故障,等於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东西
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
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寻找失物
你丢掉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後一个地方。
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精彩
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排队
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
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
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失事报导
失事的地点越远,伤亡的人数就得越多,否则写不成一则故事。

·携伴出游
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相对论
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猴子理论——传统的价值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头有一串香蕉。
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若是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
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这五只猴子马上会被淋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马上水喷出来。
每只猴子都淋湿了,每只猴子都去尝试了,
发现都是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
不要去拿香蕉!因为有水会喷出来!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换掉,
换一只新猴子(称为A猴子好了)关到笼子里。
这只A猴子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旧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新猴子会害他们被水淋到,
所以制止这新猴子去拿香蕉。
这新猴子尝试了几次,被打的满头包,
还是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支旧猴子换掉,
换另外一只新猴子(称为B猴子好了)
关到笼子里,这支B猴子看到香蕉,当然也是马上要去拿,
结果也是被其他四只猴子K了一顿。
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 呵呵!)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後来慢慢的一支一支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
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人扁。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3: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次级债券(Subordinated Debentures)
什么是次级债券:次级债券,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债务形式。各种证券的求偿权优先顺序为:一般债务 > 次级债务 > 优先股 > 普通股,求偿权优先级越高的证券,风险越低,期望收益也越低,反之亦然。机构往往基于自身情况,根据CAPM模型按一定比例配置资产,以均衡自身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收益。潘大要特别说明的是,次级债里的“次级”,与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里的“次级贷款”中的“次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次级债券里的“次级”仅指其求偿权“次级”,并不代表其信用等级一定“次级”;而五级分类法里的“次级”则是与“可疑”、“损失”一并划归为不良贷款的范围。
[编辑本段]次级债券在中国的应用
  次级债券的发行主体在国内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发行资金用于补充资本充足率。由于包括增发和定向增发在内的股权融资方案,在制度上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商业银行往往不能在急需资本的特定时间恰好完全满足增发的条件;而资本充足率一旦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Basel Accord)的要求(即资本充足率大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4%),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将受到制度的极大限制,例如不能成立新的分行等。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业务发展速度很快,仅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已不能满足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要求,而发行次级债,作为一种较为简便的补充资本金的手段(承销成本也更低),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为银行所采用。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国银行(601988)、南京银行(601009)、民生银行(600016)、兴业银行(601166)等均发行过次级债券;非A股上市公司建设银行(0939.HK)、政策性银行国开行也发行过次级债以补充资本充足率。
[编辑本段]次级债券与混合资本工具的区别
  次级债券与混合资本工具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混合资本工具可以且必须用于分担银行的损失,且不必停止交易,而次级债券仅在银行破产清算时才可用于清偿银行的损失。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混合资本工具比次级债券更具有充当资本的属性。最常见的混合资本工具就是可转换债券。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讲,发行可转换债券要比发行次级债券更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不足问题。
  次级债券只是在一定期限内具有资本的属性,并非银行的自有资本,最终仍需要偿还。因而,次级债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它只不过给银行提供了一个改善经营状况、调整资产结构的缓冲期。
  按照次级债券的定义,除非银行破产或清算,次级债务不能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的经营损失,即在正常的情况下,次级债务不能用于冲销银行的坏账。从而,也就无法替代核心资本的功能。这正是巴塞尔委员会在规定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同时,又单独规定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初衷。从国外银行业的现状来看,他们更加看重核心资本充足率。统计数据显示,国外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占比高达70%左右。这充分表明,次级债券无论如何都不能替代核心资本的功能。
[编辑本段]次级债券计入资本金的要求
  目前国际上次级债券多为商业银行所发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公认的监管标准,在协议中规定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至少达到8%,资本充足率=资本额/经风险加权的资产额。
  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是通过增加资本金来提高分子值;二是通过调整资产组合,选择风险权数较小的资产或减少资产总规模来降低分母值。而要在短期内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通过补充资本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根据该协议规定,银行资本金由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构成。一级资本即核心资本,由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构成;一级资本必须占银行资本总额的50%以上。二级资本也称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构成。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3: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三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和5个有趣的心理规律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3、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的人,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组是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他推测说,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2: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性格的力量
在法国巴黎的大街上,一名游客邂逅毕加索,并恳请他为自己画一幅肖像。三分钟后,毕加索把画好的素描递给了他。
游客问道:“多少钱?”毕加索说:“5000法郎。”“5000法郎?”游客惊奇地问道:“可你只花了三分钟呀!”“不”,毕加索笑着回答说:“这花了我一辈子的时间!”

  没有任何时候如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样,让人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知识所带来的价值。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的转移》中所阐述的那样——知识,必将替代暴力、金钱。成为所有力量中最强有力的力量。“我是谁?”这个似乎十分简单而略显愚蠢的问题,对你而言,可能是你需要掌握的最为重要的知识之一。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羚羊和狮子。清晨,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要和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不然,我可能会被咬死。

  此时,狮子也睁开了眼睛,它所想的第一件事是:我一定跑得比最慢的羚羊要快,否则,我可能会被饿死。一生忙忙碌碌,四外奔波的羚羊成为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牺牲者;而一生大部分时间懒洋洋躺着晒太阳的狮子,却成了百兽之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草原上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每天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几乎同时,羚羊,狮子一跃而起,朝着太阳奔去……

  1996年秋季的一天,我结束了在深圳红叶剧场的一场2000人培训,匆匆赶到广州,乘坐飞往上海的最后一次航班,来到上海希尔顿酒店,拜会我的老师——来自澳大利亚著名的个人成长训练大师MitchSale。

  他为我讲述了上面这个故事,我突然联想到动物的本能与人的性格如此相似,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何尝不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关联呢?

  当一位中国学生向他西方的同学讲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时,他的同学却暗自摇头,疑惑地问道:“宁愿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移走房前的大山,为什么不换个没有山挡路的地方重建一座房子呢?”

  勤奋固然可贵,但是,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已渐渐发现这样的事实:努力工作只是成功的前提,聪明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要面临比较;选择要面临权衡;选择要面临决定;选择要面临取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努力。

  你有和睦的家庭生活吗?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你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吗?你有令你自豪的事业吗?你是否清楚地明白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同样重要?你已领悟到对真、善、美、爱、公正、智慧、希望等的追求才是人类终极的价值观吗?

  你快乐吗?你了解自己和他人吗?你懂得选择吗?你是否明白,具备对自己和他人的辩别诀择的能力有多么重要吗?——了解性格,学习性格的知识。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可能是你最重要的选择。因为,你将可能由此释放与生俱有的性格的力量。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无一例外都存在着性格的弱点,我们似乎为“真实地活着”找到了体面的借口,我们仿佛也为不快乐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然而,无论你愿不愿意,我们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人们要么在上升,要么在下滑——这也正是我的导师——国际营销及个人成长训练机构NetworkTwentyOne的创始人,全球著名的个人成长训练大师JimDornan对生存状态的理解——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你今天的一切是由你的昨天决定的;你的明天将取决于你今天的选择。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1: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经典管理定理二十三条 
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
        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刺猬理论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   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
     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  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雷鲍夫法则 :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洛伯定理 :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斯坦纳定理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l?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
     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0: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松下70%原则的管理智慧
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也许70%原则能更有效地解决用人中的矛盾。

70%原则聘用人才

松下对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较为偏好,这与松下公司的发展有关。松下电器创业之初,公司的名气还不大,它只能吸收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业所不要的人成为职员。松下认为,他的事业迅速成长,是这些被视为次级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来的成果。

其实,“70分人才”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一般很容易融入团队,他们有追逐“顶尖”者的动力,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

70%原则使用人才

主管在用人的时候,常常有所顾虑,因为不清楚这个人是不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松下认为,对员工是否能够胜任一项工作的判断,最多只能把握到70%,剩下的30%就只能在他做的时候才能发现。如果知道这位员工有70%的可能性胜任这项工作,那已经很不错了,就应该让他去做这件事,在做的过程中再去考查剩下的30%。

70%原则信任员工

主管常常因为员工中出现一两匹害群之马而烦恼,于是他们对所有的员工都抱警戒心理,不相信所有的员工,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想盗窃公司的机密,制定严格的规章来约束员工,不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松下认为,主管应该有很宽广的胸怀,不要为一两个害群之马而整天不开心,并且丧失对所有员工的信任。如果公司的员工中70%是值得信任的,主管就应该相信整体员工,就应该以此为基础对公司进行管理。

70%原则发现员工优缺点

一个主管要懂得去欣赏你的下属,应该以7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优点,以3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钟会是后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钟会7岁时,他父亲带他和他哥哥去见魏文帝曹丕,他哥哥看到威严的皇帝,吓得汗流满面,而他却镇定自若。文帝见状,就问他哥哥:“你为什么出汗呢?”他哥哥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再一看钟会,问他:“你为什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惊叹他的胆识与才华,就喜欢上他了。如果曹丕从钟会的回答中只看到这个小孩有常人少有的野心,还喜欢狡辩,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钟会了。一个主管应该同时关注员工的优点与不足,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我们不妨用70%的原则去分界,以7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优点,以3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在阳光下看人,而不是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去看人。

70%原则授权

70%原则授权,即放70%,管30%。松下认为,主管授权之后,不能过分干涉,要宽容到70%的程度。但如果发现与总体方向不符时,则应该提醒,否则,就等于遗弃了自己所慎重选择的人才,不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没有承担起主管授权后的终极责任。所以主管要管30%,否则就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作风。70%原则授权,才能够让被委任者既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完全脱离控制,发生大的错误。

70%原则获取员工满意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六七。在主管获取员工满意度方面也是如此。松下认为,一般来说,在10个部属中,总有两个和我们非常投缘的;六七个顺风转舵,顺从大势的;当然也难免有一两个抱着反对态度的。也许有人认为部属持反对意见,会影响到业务的发展。但在他看来,这是多虑的。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3:00: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管理学十大原理
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
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
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
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
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
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
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
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
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
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
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4、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
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
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
plctraining 发表于 2009/10/28 12:59:00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20篇日志/页 转到: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